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老铁们想知道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吗,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车间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车间建筑的特点和施工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控的施工目标。下面以某企业车间新建项目为例,介绍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车间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施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车间需要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注重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质量的保证。车间建筑的承重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工艺,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应包括工程进度计划、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人员组织等内容。工程进度计划要合理安排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进度的控制。施工工艺要科学合理,注重施工的顺序和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要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人员组织要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队伍的人员配置和工作分工,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高效运作。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和监督。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一个理论框架,真正的效果取决于实施的执行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及时跟踪和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达标。
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车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在车间建筑项目中,需要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以提升整个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效果。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有下列四个方面。这是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出发点。与建筑有关的工艺要求是:①流程。直接影响各工段、各部门平面的次序和相互关系。②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与厂房平面、结构类型和经济效果密切相关。③生产特点。如散发大量余热和烟尘,排出大量酸、碱等腐蚀物质或有du、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温度、湿度、防尘、防菌等卫生要求等。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材料、施工条件,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易得,施工方便,耐火耐蚀,适应面广,可以预制,也可现场浇注,为中国目前的单层和多层厂房所常用。钢结构则多用在大跨度、大空间或振动较大的生产车间,但要采取防火、防腐蚀措施。最好采用工业化体系建筑,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下面几点是必须做到的: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见工业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匀度较差。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照明(见工业建筑照明)。②有良好的通风。如采用自然通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散热量、热源状况等)和当地气象条件,设计好排风通道。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应重点解决好自然通风问题。③控制噪声。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置隔声间。④对于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防微振、电磁屏蔽、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则要在建筑平面、结构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⑤要注意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设计,包括色彩和绿化等。
合理布置用房生活用房包括存衣间、厕所、盥洗室、淋浴室、保健站、餐室等,布置方式按生产需要和卫生条件而定。车间行政管理用房和一些空间不大的生产辅助用房,可以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一起。
总平面布置这是工业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在厂址选定后,总平面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确定全厂用地的选址和分区、工厂总体平面布局和竖向设计,以及公用设施的配置,运输道路和管道网路的分布等。生产经营管理用房和全厂职工生活、福利设施用房的安排也属于总平面布置的内容。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和保护环境质量也是总平面布置必须考虑的。总平面布置的关键是合理地解决全厂各部分之间的分隔和联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全局问题。总平面布置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常采用多方案比较或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选出最佳方案。
防腐蚀设计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和产生的酸、碱、盐以及侵蚀性溶剂,大气、地下水、地面水、土壤中所含侵蚀性介质,都会使建筑物受到腐蚀。建筑物还会受到生物腐蚀。 建筑防腐蚀设计的原则:①限制侵蚀性介质的作用范围;②将侵蚀性介质稀释排放;③在建筑布置、结构选型、节点构造和材料选择等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总体布置要点 ① 对散发大量侵蚀性介质的厂房、仓库、贮罐、排气筒、堆场等,尽可能集中布置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和地下水流向的下游。为利于通风,厂房和仓库的长轴应尽量垂直于主导风向。②室外场地应有足够的排水坡度(一般不小于0.5%),并布置排水明沟。③厂内输送侵蚀性液体、气体的管道尽量集中埋置;架空敷设时放在下层,以免危及其他管道。④排除侵蚀性污水的管道所设的检查井(窨井),应同建筑物基础保持一定的距离。 单体设计要点 ①凡散发侵蚀性气体、粉尘的建筑物,造型力求简单。为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可采用敞开式、半敞开式建筑。②围护结构应根据室内温度、湿度情况,加强保温性能,以减少墙面、屋面由于侵蚀性气体的冷凝结露腐蚀建筑物。为避免侵蚀性粉尘集聚,屋面不宜砌筑女儿墙。③采用木制或塑料、玻璃钢制门窗。④外露的金属构件或零件应适当加大尺寸或涂饰耐腐蚀涂料。⑤ 楼面、地面的防护是建筑防腐蚀设计的关键。为了缩小侵蚀性介质的危害范围,便于防护,应配合生产工艺要求将滴、漏严重的设备集中布置,并可在设备底下设置托盘、地槽,局部地面、楼面作成耐酸、耐碱地坪。地坪的面层材料可选用沥青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聚氯乙烯、玻璃钢、陶瓷、花岗岩等制成的板材或块材。在地坪面层和找平层(一般用水泥砂浆)间,用石油沥青油毡或再生橡胶油毡等材料作为隔离层,以防地坪受到侵蚀性介质渗透、扩散的影响。⑥凡与侵蚀性介质接触的其他建筑部位,如地沟、地漏、踢脚线、变形缝和设备等,都应采取耐腐蚀的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 构造要求 防腐蚀建筑一般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佳。在含有强腐蚀性气体且处于高湿环境中的梁、板、柱、屋架等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除提高混凝土的标号、密实性和加大钢筋保护层外,表面尚须涂以耐腐蚀涂料(如沥青漆、环氧树脂漆等)。如果建筑物采用钢、铝等金属结构,除加强节点构造和表面防护外,进行结构计算时要适当提高安全度。砖木结构一般仅用于腐蚀性介质影响不大的建筑物,承重砖墙宜用不含石灰质的砂浆砌筑,木材表面也要作防腐处理。建筑物的基础部分,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侵蚀性液体渗入地下造成腐蚀,防止杂散电流漏入地下引起钢筋的电化学腐蚀,防止含有侵蚀性介质的地下水和地基土壤造成危害,必须采取地面的防渗堵漏和排水设施,选用合适的基础材料,加强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对基础表面作防腐蚀处理并增加基础埋深等。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法律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指的是一种对施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五项基本内容:
(一)工程概况
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性质和作用,主要说明工程类型、使用功能、建设目的、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
(二)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施工安排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三)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控制性网络计划。工期采用四级网络计划控制,一级为总进度,二级为三个月滚动计划,三级为月进度计划,四级为周进度计划。
(四)施工平面图
根据场区情况设计绘制施工平面平置图,大体包括各类起重机械的数量,位置及其开行路线;搅拌站、材料堆放仓库和加工场的位置,运输道路的位置,行政、办公、文化活动等设施的位置,水电管网的位置等内容。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环境和施工效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三十六条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三十七条 建筑工程设计应当符合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的建筑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第三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衍生问题: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部署包括什么
1、施工用电:建设单位已将电源接至施工区域,供施工现场用电。如果施工总用电量没有满足要求,可将钢筋对焊机等大容量机械安排在夜间施工,避开用电高峰,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2、施工用水:建设单位已将水源接至现场,能满足要求。
3、施工道路:已能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段落划分明确。
生产车间属于几级建筑
什么是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四类建筑,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建筑根据重要程度分四类建筑,一类是特别重要的建筑,设计耐久年限是100年,普通建筑属于二类建筑,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三类的是25年以下的次要建筑,四类是15年以下的临时性建筑。 是对抗震设防的划分。根据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规定:一类建筑为特殊设防类,即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如:防灾救灾建筑,国家级电力排程中心,卫星地面站,国家级广电发射塔,存放剧毒等危险品的建筑,三级医院病房等。二类建筑为重点设防类。即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如:消防设施,二三级医院,重要的给水、燃气、热力设施,大型火电厂,省级电力排程中心,高铁、高等级公路、航空、广电主要配套建筑,大型体育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场、博物馆,大型采煤、采油设施,大型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建筑,中小学幼儿园教室宿舍等。三类建筑标准设防类建筑。即除甲、乙、丁类以外的建筑如:一般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四类建筑适度设防类建筑,即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的建筑。如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库等。根据防火设计要求,把建筑(厂房、民用建筑等)划分为几类建筑,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什么是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它们的定义和负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 建 筑 分 类表3.0.1名称一类二类 居住建筑高阶住宅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1.医院 2.高阶旅馆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 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 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 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排程楼 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排程楼 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 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排程楼、广播电视楼、电力排程楼 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注:因在该处“表格”不能形成,数字有点不整齐) 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的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58 号《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附表2专业工程类别和等级表房屋建筑工程的一般公共建筑:一类:28层以上;36米跨度以上(轻钢结构除外);单项工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二类:14—28层;24—36米跨度(轻钢结构除外);单项工程建筑面积1万—3万平方米高耸构筑工程一类:高度120米以上二类:高度70—120米住宅工程一类:小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单项工程28层以上二类:建筑面积6万—12万平方米;单项工程14—28层 一类建筑和二类建筑分别指的是?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同一建筑物内的各种结构构件宜与整个结构采用相同的安全等级,但允许对部分结构构件根据其重要程度和综合经济效果进行适当调整。如提高某一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所需额外费用很少,又能减轻整个结构的破坏,从而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则可将该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比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提高一级;相反,如某一结构构件的破坏并不影响整个结构或其他结构构件,则可将其安全等级降低一级;任何情况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不得低于三级。 艺术类建筑学和建筑学有什么区别 艺术的没有结构力学,只做表面,理科的注重结构,所以艺术类的建筑学就业不行! 一类建筑与二类建筑是怎么区分的 它们只要是通过使用年限啊。防火消防要求等。。一般大型的公共建筑和特殊用途的建筑很多都是一类。住宅型建筑和普通公建是二类。当然公共建筑是属于省级市级还是国家级的要求不一。具体在规范上可以查到、。 什么是一类建筑 一类工程 1)跨度30米以上的单层工业厂房;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层工业厂房。 2)单炉蒸发量10T/H以上或蒸发量30T/H以上的锅炉房。 3)层数30层以上的多层建筑。 4)跨度30米以上的钢网架、悬索、薄壳屋盖建筑。 5)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20000个座位以上的体育场。 6)高度100米以上的烟囱;高度60米以上或容积100立方米以上的水塔;容积4000立方米以上的池类。 建筑工程分类标准,只作为按工程类别取费的依据,各级企业的营业范围,仍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企业管理条例》执行。〖一〗一般土建工程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类建筑工程1. 十二层(按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以上的或檐口高度三十六米以上的多层建筑。2. 跨度在二十四米以上或檐口高度在十八米以上的单层建筑。3. 设有双层吊车或吊车起重能力在五十吨以上工业厂房。4. 十层以上的钢及钢筋砼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简体结构工程。5. 高度在五十五米以上,或直径在二十米以上(其他形状单体周长在八十米以上),或池(罐)单体容积在一千五百立方米以上的构筑物。6. 球型、椭圆型、双曲线型、圆锥形等复杂形状的钢或钢筋砼结构的构筑物(不受本条第5款的限制)。7.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物。8. 跨度在二十四米以上,其建筑面积占本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30%以上的多层建筑物。【有关规定】(一)多跨厂房或仓库按主跨度或高度划分工程类别。(二)同一单位工程内,如高类别结构部分的建筑面积或体积占本单位工程总建筑面积或体积百分三十以上者,按高类别结构部分划分工程类别。(三)建筑物檐口高度(或高度)是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滴水的垂直距离,平顶屋面有天沟者算至天沟底,无天沟者算到屋面板底。(四)构筑物的高度是指构筑物从设计正负零到构筑物的最高点的标高。(五)超出屋面封闭的楼梯出口间、电梯间、水箱间、塔楼 望台、屋面天窗,大于顶层面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计算高度和层数。(六)与跨度主梁连线的悬臂梁按1?蛐2长度并入跨度的长度计算。(七)单位工程是指具有单独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一个单项工程可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如某车间是一个单项工程,则车间的厂房建筑是一个单位工程,车间装置安装也是一个单位工程。(八)工程分类均按单位工程划分,附属于单位工程的零星构件(如化粪池、留泥井、排水管道、明沟、散水、窨井等)并入单位工程内一并计算。(九)本分类标准中“××以下”包括“××”本身,“××以上”不包括“××本身”。〖二〗安装工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类工程1. 台重50吨及其以上的各类机械装置,精密数控机床,成套生产工艺装置,2000kw及其以上的压缩机组(风机)、泵类、成套引进生产装置。2. 35kv及其以上的变配电装置和架空输电线路工程。3. 工作压力高于2.5兆帕锅炉热力装置及其附属装置(输煤系统至蒸汽配汽装置)。4. 具有中压及其以上及易燃、易爆、剧毒介质装置的化工、炼油、制药生产装置(不含成品库、原料库)。5. 单独的专业炉窑砌筑安装。6. 单容量10000立方米及其以上的金属贮罐及5000立方米及其以上的气柜,单重80吨或高100米及其以上的火炬、排气筒的制作安装,工业球罐组对安装。7. 空气分离装置空气分镏塔组对安装。8. 十万级及其以上静化、超恒温、恒溼通风工程。9. 单台制冷量达200万大卡及其以上或总制冷量达400万大卡及其以上的中央空调机组。10. 室外(装置、车间、站)高压管网或易燃、易爆、剧毒介质管网,长距离输送管道。11. 附属于本类工程各种装置、管道、通风、空调、电气、自动控制仪表、安装除错、金属结构、非标装置制作安装、刷油、绝热、防腐工程。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ejIaGyrJfoC588EgyDYTw提取码: nzk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与实施、施工控制与协调、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等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施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工厂的建筑种类
1、按层数分
(1)单层厂房;仅一层,多用于冶金、重型及中型机械工业;
(2)多层厂房;二层以上,多用于食品、电子、精密仪器工业等;
(3)层次混合的厂房;多层和单层混合在一幢建筑中,多用于化学工业、热电站的主厂房;
2、按用途分
(1)生产厂房。进行产品的备料、加工、装配等,为企业主要车间;
(2)生产辅助厂房。为生产厂房服务的厂房,如:修理车间、工具车间;
(3)动力厂房。为全厂提供能源的厂房,如发电站、变电所、锅炉房等;
(4)仓储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房屋;
(5)运输用建筑。
(6)其他建筑。如水泵房、污水处理建筑。
3、按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
(1)单跨厂房。只有一个跨度;
(2)多跨厂房。由几个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3)纵横相交厂房。由两方向的跨度组合而成,车间内彼此相通;
4、按跨度尺寸分
(1)小跨度。小于等于12m的单层厂房。此类以砌体结构为主;
(2)大跨度。15——-36m的单层工业厂房;15——-30m以钢筋混凝土为主,36m及其以上的以钢结构为主;
5、按生产状况分
(1)冷加工车间。常温状态下加工非燃烧物质和材料的生产车间,如机械、修理等;
(2)热加工车间。如铸造、锻压、热处理车间;
(3)恒温恒湿车间。如精密仪器、纺织车间;
(4)洁净车间。如药品、集成电路车间;
(5)其他特种状况车间。如放射性车间、防电磁波干扰车间; 扩展资料:
工业建筑: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工业厂房:可分为通用工业厂房和特殊工业厂房。按工业类别分类包括。工业建筑在18世纪后期最先出现于英国,后来在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兴建了各种工业建筑。
特点
1.厂房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厂房内部有较大的面积和空间。
3.厂房的结构、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
4.必须紧密结合生产。
5.生产工艺不同的厂房具有不同的特征。
6.采光、通风、屋面排水及构造处理较复杂。
生产环境:
①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一般厂房多为自然采光(见工业建筑采光),但采光均匀度较差。如纺织厂的精纺和织布车间多为自然采光,但应解决日光直射问题。如果自然采光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则采用人工照明(见工业建筑照明)。
②有良好的通风。如采用自然通风,要了解厂房内部状况(散热量、热源状况等)和当地气象条件,设计好排风通道。某些散发大量余热的热加工和有粉尘的车间(如铸造车间)应重点解决好自然通风问题。
③控制噪声。除采取一般降噪措施外,还可设置隔声间。
④对于某些在温度、湿度、洁净度、无菌、防微振、电磁屏蔽、防辐射等方面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车间,则要在建筑平面、结构以及空气调节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⑤要注意厂房内外整体环境的设计,包括色彩和绿化等。
建筑的区别
工业建筑是指从事各类工业生产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房屋,一般称为厂房。
工业建筑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在设计配合、使用要求、室内采光、屋面排水及建筑构造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厂房的建筑设计是在工艺设计人员提出的工艺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设计应首先适应生产工艺要求;
2.厂房中的生产设备多,体量大,各部分生产联系密切,并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通行,厂房内部应有较大的通敞空间;
3.厂房宽度一般较大,或对多跨厂房,为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屋顶上往往设有天窗;
4.厂房屋面防水、排水构造复杂,尤其是多跨厂房;
5.单层厂房中,由于跨度大,屋顶及吊车荷载较重,多采用钢筋砼排架结构承重;在多层厂房中,由于荷载较大,广泛采用钢筋砼骨架结构承重;特别高大的厂房或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厂房宜采用钢骨架承重;
6.厂房多采用预制构件装配而成,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施工复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业建筑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车间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